2013-11-04 15:02:00 来源:皇冠官网原创
秋天的脚步姗姗而来,草木枯黄,枝叶飘零。秋天树林无边的磅礴气象,秋天原野苍茫的独特风韵,加上苍茏古色,萋草肃杀,一场秋雨一场寒,听觉几乎可以直觉转化为触觉。淅淅沥沥的雨声,杂着萧萧飒飒的秋风吹叶声,越听越凉,越品越寒。没有了春的姹紫嫣红,和暖温馨;没有了夏的青翠茂盛,浓密丰美。
灞桥河边是我常去的地方,那里灞河柳岸,石阶长廊。灞河水一波皱一波,是“西风愁起绿波间”的样子。涟漪,在风中扩散,聚拢,分分合合间便是一地孤单。受秋的影响,柳树也像褪色的明信片,色淡叶黄。河里漂着柳叶,随着风向转换,或东或西、或远或近。远看倒也挺美,却不由得有:“脱离枝干、凭尔去、忍淹留”的伤感。李商隐诗句“留得残荷听雨声”,红楼梦中林黛玉说她最不爱李商隐的诗,但却偏偏只喜欢这一句“留得残荷听雨声” 秋意的浓重,用雨打残荷概括,是再准确不过,也再有韵味不过的了。这样的“听”里,有忧思,有惆怅,却也不无对忧思的享受,对惆怅的回味,有对这种独特美感的细品和认同。艺术的灵光,有时的确可以照彻心房。
但是秋季的复杂就在于,它不仅是万物凋零的季节,同时也是收获的季节。水中的菱角熟了,田里的稻子黄了,树上的果实也熟了,于是喜悦也就像果实一样沉甸甸了。
如果说,草木是无情之物,尚有衰败零落之时,那么具有灵性的人呢?人的一生可以这样论述:初难知,二见难,三多凶,四多惧,五见功,老易知。人生之秋,正是这四十岁以后的光景。春的生发,夏的葱郁,到了秋天抵达“收获”,是带有某种检阅的意味了。物质上的收成,精神上的成熟度,都可以做一些总结了。尽管是无声的检阅和总结,分量是不轻的。回首来路,冷暖自知,沧桑的厚味,也就在这无声的审视中。
秋天该来时来,该去时去,不管人的心绪,依然故我地走它自己的路。结果,它没有搞出太多动静,文人却赋予它所有诗意。它拒绝刻意彰显自己,大众却谁也无法忽视。
有声的秋,并不喧嚣;无声的秋,亦不漠然 。
图书电教中心 肖 燕
扫一扫分享本页